您当前的位置:太康人才网 > 职场资讯 > 焦点专题

河南太康县推行“五养”模式 破解农村特困人员养老难题

来源:中新网河南 时间:2019-06-24 作者: 浏览量:

 

大许寨镇格花李居村联养点。 郑佩敏 摄

格花李居村联养点老人居住的房间。 陈文峰 摄

格花李居村联养点老人居住的房间。 陈文峰 摄

 

 

    中新网河南新闻6月21日电 “在这里吃的好,住的好,还有人照顾,没事的时候大家能一起聊天,还能做手工活挣点钱,有时候还能种种菜,除除草,别提生活的多舒服了”大许寨格花李居村联养点67岁老人顾城营开心的说。在这里,老人们坐在树荫里聊着天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院内自给自足的菜园里,蔬果翠绿,一派田园风情。

  “扶贫路上不落一人”,针对文化程度低、没有劳动能力、缺少劳动技能和资金、年龄偏大,身体条件差、无儿无女,不仅收入低,且生活没有保障的人员,过去被称为五保户,现在称为农村特困群体,太康县县委、县政府通过走村入户,了解特困人员所需所求,广泛征求意见建议,探索并总结出“五养”模式,即居村联养、集中供养、社会托养、亲情赡养、邻里助养。

  据了解,“五养”模式的推行,实现了全县9721名农村特困人员全覆盖,脱贫和养老难题得到了有力解决。

  居村联养。“三方来联亲,村级唱主角,县级搞奖补,养老不出村”,对不愿意离开老家、老友、老窝的特困老人,重点在2000人以上或特困人员30人以上的行政村设立居村联养点。大许寨镇洪山庙居村联养点80岁老人仝玉道说:“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,有人给看病,有人照顾,三个月胖了十斤,生活好的很!”大许寨镇镇长应建辉介绍,洪山庙居村联养点房间16间,餐厅2间,娱乐室2间,床位32个。现在村内的31名特困人员已全部入住到居村联养点。居村联养点有护工3名,安全消防员1名,厨师1名。建成入住以后县委县政府对入住的每一位人员拨付奖补资金一万元,用于改建提升和前期的各种设备的费用。特困人员的生活补贴每季度1211.25元均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,另外县政府每人每月还发放150元的零花钱。

  目前,太康县共吸纳社会资金8300万元,新建改建居村联养点157个、房屋3000多间,目前已入住4327人。“联养点”具备“十有”标准:有房间、有床铺、有空调、有电视、有厨具、有淋浴、有水冲厕所、有消防设备、有娱乐设施、有专职炊事员。村党组织复杂管理,选聘贫困户为护理人员,照顾日常生活。

  集中供养。“县级主导、乡镇主办、入住自愿、管理规范”,针对身体条件较好,距乡镇敬老院较近,性格较为开朗、愿意离家生活的特困人员,由县财政投资在每乡镇改扩建一所容纳100人以上的敬老院,2017年以来,共投资2600万元对22个乡镇敬老院的供养设施、绿化、美化、亮化等进行实施改造,目前已有2068名特困人员入住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,工资纳入财政预算,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,做到事有所管、活有人干、责有人担,为特困老人提供规范化服务。

  社会托养。利用县域内民营医院、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资源建设社会托养点,提供治疗期住院、康复期护理、稳定期生活照料,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社会供养服务。社会托养旨在解决失能、半失能和身体有慢性病的特困老人的养老问题,目前已有27家医院参与社会供养,入住特困老人1989位。

  亲情赡养。“两自愿、两保障、两监督”,即特困人员和亲属自愿,特困人员生活和赡养人报酬有保障,村委和社会共同监督,主要解决身体健康、家中有财产、不愿入住居村联养点的特困老人养老问题。目前已有1252位老人和亲属生活在一起。

  邻里助养。针对个别不愿意离开家、无近亲属、但有街坊邻居愿意照顾的特困老人,行政村党支部引导双方签订邻里助养协议,根据助养工作量,政府给予助养人每月200-300元的报酬。目前已有85位特困老人在助养人的帮助和照顾下生活。

  “‘五养’模式的推行,实现了全县农村特困人员全覆盖,脱贫和养老难题得到了有力解决,且社会力量的参与破解了财政投资压力大的难题。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政策鼓励,引入竞争机制,调动社会力量参与,今年再新建85个居村联养点、10个社会托养点,引导1万名留守老人入住,加强服务队伍建设,实施精细化管理,建立长效机制,使其真正变为老年人的生活田园、幸福家园、精神乐园。”太康县宣传部门负责人说。(陈文峰) 

 

分享到:
相关推荐
分类浏览